?
2010-05-10 10:31?出處
換句話說,聽別人預測未來,基本上是浪費時間。事實上,經濟本身就預示所謂“經濟預測”根本沒用。否則,那些“預言家”們大可以憑自己的眼光去賺大錢,而不是在這兒免費地和你分享他們的“預測”。
但是,總有一些時候,宏觀經濟會不按牌理出牌。這時預測就變得有意義了。例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美國房地產價格可能會上升,而不是下降。他們不但堅信此道,更是身體力行,借款來購買房產。這時候,如果打賭行情終會反轉,幾乎是穩賺不賠的。
然而,“有識之士”們至少可以告誡說,不要追漲殺跌,避免最終蒙受損失。目前有那么多人對經濟前景十分樂觀,數據也很爭氣,人們很容易就會被說服“從眾”。但大家應該經常質疑這個“共識”。
其實不必刨根問底,只要回想一下,一年前,人們都承認這場金融危機60年不遇,那么怎么可能在一年之內就出現這么明顯的變化呢?如果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變,那么經濟有什么理由會一下子變得這么好呢?
2009年年初,我曾預測,盡管大多數人都如履薄冰,但他們其實也都在想,等到年底一切都會好的。我想,在這場危機存續期間,世界各地的決策者寧可接受刺激過度帶來的副作用,也不會刺激不到位。于是刺激就真的過度了。
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如美國和英國,預算赤字都達到了其GDP的十分之一,歐洲和日本的赤字相當于美英的一半。世界各國利率都接近零。如果考慮刺激過度產生的效果,全球4%的經濟增速根本是小菜一碟。
2012年或“二次探底”
我試著按照最近的經濟數據,描繪出一幅和“市場共識”完全不同的圖景。我認為,目前的經濟復蘇是不可持續的,而且很有可能會在2012年出現另一輪探底。
美國經濟再次依靠消費回升,它的增長所依靠的更多是儲蓄率的下降,而非收入的增長。也就是說,泡沫存續期間的戲碼再度上演。但是,美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低迷。未來的資產收益根本無法支持儲蓄率下降。
數據掩蓋了經濟疲軟的真相。與政府財政赤字的躥升相比,居民收入的增長微乎其微。美國家庭部門凈資產已折損了約10萬億美元,近期股市上漲阻止了其進一步下降。但這是由于刺激政策帶來的樂觀的經濟前景。該勢頭是否能夠保持下去,目前尚不清楚。
居民房屋贖回數據的痛苦表現,反映出美國經濟的主要問題。2009年,美國全國取消抵押品贖回權率達到了歷史最高值—280萬戶,占全美家庭總數的2.2%,而2010年,顯然這一數據還會繼續攀高。
盡管房價已下跌了30%,但相較于美國的GDP和平均工資,美國的樓價仍然很高。美國住房價格可能還會下跌30%。這一切并未出現,只是因為美聯儲一直維持零利率政策,同時通過收購全國抵押貸款總額的十分之一,降低抵押貸款利率。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jingji/1470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