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09 18:14?出處 綜合bbc
特朗普總統已把中美關系帶到了多年來的最低點,但從利于中國的角度看,小約瑟夫·R.拜登(Joseph R. Biden Jr.)是中國的“老朋友”還是未來敵人?可能會成為他們更艱難、更復雜的挑戰。
中國的分析人士認為,拜登將在對抗中國的全球議程上尋求一個更加一以貫之的戰略,從而給中國造成比特朗普更大的損失。
拜登已經誓言,若當選,他將在氣候變化以及中國鎮壓少數民族及香港的問題上采取更強硬的立場。對于中國領導人來說,他是更有可能恢復與美國盟友的牢固關系,并動員其他國家更有效地向中國施壓的一位候選人。
“拜登會讓強硬路線更有效,”北京的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成曉河說。“他可能采取更精密的、多方協調的戰術來對付中國。”
特朗普再一次讓中國成為其競選的主要元素,他多次聲稱在涉及中國方面的事務上,自己是兩位候選人中較為強硬的那個。他已經發起了一場針對中國耗資巨大的貿易戰、將矛頭對準該國不斷崛起的科技行業,并且多次將新冠病毒的傳播歸咎于中國。
他還疏遠了歐洲和亞洲的領導人,并且表現出否決自己所宣稱的安全顧慮、達成能夠幫助能美國公司交易的意愿,就像他似乎已允許TikTok繼續在美國運營時做的那樣。
實際上,有些人認為特朗普“美國第一”的總統任期總體上有利于中國,因為他削弱了美國的全球領導力。一個流傳了好幾個月的流行米姆嘲笑他是“川建國”,這一具有革命色彩的雙關名字暗示,特朗普在恢復中國偉大榮光(而不是美國)方面做得更多。
在公開場合,中國官員沒有偏向任何一方,也沒有對兩名總統候選人的競選前景發表評論。
美國大選無論誰獲勝,中國都很可能在美國面臨更嚴酷的政治環境。分析人士稱,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希望采取更多行動限制中國,為中國在全球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力帶來挑戰。
去年在日本大阪舉行的20國集團會議上的特朗普總統。作為一名領導人,特朗普更感興趣的是達成貿易協議,而不是在侵犯人權問題上與中國對抗。
作為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措辭發生了巨大變化,與近年來兩黨情緒的整體轉變步調一致,誓要“對中國強硬起來”。上周,他將中國稱為“嚴峻的競爭者”,盡管沒有稱之為“對手”——他曾用這一字眼來形容俄羅斯。
拜登承諾要制定新的貿易協定,以抗衡中國在亞洲和其他地區的經濟影響力。
北京的人民大學國際關系教授時殷弘說:“我不會幻想拜登會更好”。他還表示,拜登可能會感到壓力,要求他對中國采取更強勢的行動,從而增加發生軍事對抗的風險,這是特朗普一直反對的。
由于特朗普的交易性策略,他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利于中國的,盡管自新冠疫情后兩國關系急劇惡化。
一些中國專家表示,希望拜登當選后可以尋求一種更傳統的外交模式,爭取與中國在氣候變化或公共衛生等問題上達成共識。
曾擔任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的教授賈慶國說:“所以如果拜登上臺的話,雖然在一些問題上,中美之間還會保持沖突和矛盾,但是合作的那一面會增加,雙方在很多問題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如果拜登贏得大選,他可能會發現,撤銷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的許多行動頗具難度,北京只會面臨與今天一樣的大量爭端。
“整個大環境都對中國很苛刻,甚至是不友好——每個人都能清楚地看到,”復旦大學的韋宗友說。“中美關系不會回到過去了。”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orld/7471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