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0-30 13:34?出處 晶報
深圳打父母公務員廖天野搬出原來居住小區,記者敲門,無人應答。
□《廖天野這樣的人怎么配做公務員?》后續
廖天野家里已人去屋空
律師指出,廖天野應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
“深圳打父母公務員”新聞回顧:
深圳打父罵母公務員認錯 稱父親要毀自己 深圳公務員打罵親生父親 咒母親是豬被車撞死
公務員廖天野打罵父母一事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昨日,記者試圖聯系廖天野及其父親廖祥光,但是廖天野的手機一直無人接聽,廖祥光也一直關機。據悉,廖天野已經暫時離開所住小區,廖天野的姐姐稱,廖天野已向父親道歉。
鄰居:
廖父沒說過兒子的不好
昨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廖天野位于光明新區秋園雅苑的住所。這是一個新樓盤,小區內還有施工隊在裝修。記者來到廖天野家的房門前,多次敲門叫喊都無人應答。透過半開的窗戶,能看到廚房里放著消毒碗柜和鐵鍋,客廳的沙發上放著一只玩具熊。同一樓層的鄰居說,平時跟廖家沒有往來,以前并不知道廖天野打罵父母的事情,近日不斷有記者前來采訪,才了解了一個大概。
在小區中央的綠化地旁,一位老伯告訴記者,他以前每天都能見到廖天野的父親廖祥光帶著孫子到樓下散步。這位老伯說,廖祥光是一個很和藹可親的老人,和大家的關系都不錯,聽廖祥光說兒子當過律師,但沒聽到廖祥光說過他兒子對他不好甚至施暴的事,后來看到媒體報道才知道。
小區內的保安說,廖天野一家還沒有搬家,但最近沒有看到廖天野出現。“這是人家的家庭糾紛,我們不好過問。”
另外,廖天野的姐姐廖愛麗對媒體稱,廖天野前天晚上致電父親承認了錯誤,希望取得父親的原諒,廖祥光在電話中原諒了他,廖愛麗也決定原諒弟弟,希望這件事能給他一個警示。據了解,廖天野是家中的唯一的兒子,廖愛麗希望關注此事的大眾能夠給廖天野一個機會改正錯誤。
律師:
廖天野應受輿論譴責
廣東知明律師事務所律師黃遠伸表示,廖天野打罵父母的行為屬于因家庭矛盾引起的家庭暴力事件。家庭暴力是對家人身體和感情上的一種嚴重傷害,《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民法通則》等都有明確的規定,禁止對家庭成員實施暴力。
黃遠伸說,這些法律條文保護的對象側重于未成年人和婦女,對于其他的家庭暴力,規定則比較零散,但如果家庭暴力造成了輕微傷等,則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法律進行處罰。黃遠伸稱,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容忍性,廖天野的這種行為雖然可能不被法律制裁,但其一定要受到輿論的譴責。
黃遠伸表示,這種打罵父母的事件,可能是由當事人人格片面發展引起的,這種行為是其心理扭曲、不健康的一種反映,從側面反映了社會教育的不足,也是個人原因和社會原因共同產生的結果。但是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成為其打罵父母的借口。黃遠伸稱,廖天野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而我們需要一個綜合性的社會防范體制,同時也要加強輿論宣傳。
同城報道
打罵父母公務員:“我錯了,希望網友對我寬容一些”
廖某接受南都獨家采訪時表示打父親百分之百不對,應受譴責,并愿意承擔所有后果
躲避媒體整整48個小時之后,因為毆打父母而聞名于網絡的公務員廖某昨日首度開腔,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解釋。昨日下午4時20分,經過短信溝通,廖某接受了南都記者電話采訪(他稱現在在外地),他承認自己道德層面有欠缺,打父親行為百分之百是不對的,應該得到社會的譴責。但他也認為自己和父親的矛盾是家庭內部矛盾,“誰沒有一點道德上的問題呢?在我閱讀網絡上大量網友評論之后,我想到了魯迅小說里圍觀者的形象,圍觀者看到兩個人打架,想的不是去拉架,而是巴不得兩個人打得越厲害越好。希望網友能夠對我寬容一些。”
廖某說,接受采訪之前,他首先有三個觀點要向公眾闡述:首先因為他的個人事情給單位、母校、朋友、親人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表示道歉,他身上發生的一切,是個人問題、家庭問題,因此否定他所在的單位和學校,都是不公平的;其次,他今年30歲,從學校畢業不過四年時間,成家結婚也很快,處理家庭事務經驗欠缺,在婆媳發生矛盾時處理也不夠圓滑,因此有時控制不住自己,對家人有拖拉動手行為,他也因此表示歉意;第三,最近幾天他一直在關注各類報道,他和父母的矛盾不是敵我矛盾,而是人民內部矛盾、家庭矛盾,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媒體可以譴責他的錯誤,但是新聞報道的目的不是毀滅一個人,希望媒體也要有職業道德。
這里有我的責任,也有父親的責任
記者:很多人都想知道,24日早上你為什么會動手?
廖某:這里面有我的責任,也有我父親的責任,最主要的問題是溝通不暢,父母來自農村,很多觀點都和我們有沖突,反復吵過,積攢一段時間之后就出現了最后的局面,如果我是冷靜的時候肯定不會動手,但是在當時情況下言語沖突之后,血液往頭上一涌,頭腦發熱了,總之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記者:一次可以說是沖動,但又怎么解釋你和母親的多次肢體沖突?
廖某:我和母親的肢體沖突不存在主觀動手成分,母親和我吵架以后,老人家要走,我就拉著她,溝通不暢的情況下難免出現推來推去、拉來拉去的行為,比如我要把她手里的東西搶下來,她可能以為我是要打她,我沒有打她耳光。
記者:是怎樣的溝通不暢,導致你失控的呢?
廖某:主要是很多生活瑣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比如為了寶寶好,我希望母親在帶孩子的時候不要說家鄉話,讓孩子盡量規律吃飯,但是老人的很多習慣不能改變。溝通中有時說話太急,聲音太高,沖突就升級了。
不能把問題推到妻子身上
記者:你的父親、母親,包括姐姐,都提到了你在結婚以后人發生變化,妻子有影響到你的行為嗎?
廖某:不能把問題推到妻子身上,我認為自己有責任,父母有責任,但是和婚姻、妻子沒什么關系。我們是自由戀愛,不存在相互欺騙,夫妻之間肯定有吵架,但也是床頭吵架床尾和,妻子沒有給我什么壓力,即使有時發些牢騷,那也是拌嘴的氣話,不能當真。
記者:你姐姐提到,妻子娘家給了5萬元,你自己的父母卻拿不出來,妻子因此責怪你?
廖某:首先我的家庭經濟上沒什么壓力,我太太在深圳工作時間比我長,也是學校的在編人員,我只能說可能農村人有一些天然自卑心理沒處理好。
咬傷這個情況比較復雜,我不想說
記者:事情發生后,你第一時間為什么選擇了躲避?單位、父母、媒體都找不到你。
廖某:一開始的時候我是非常責怪我父親的,我以為是他報料到媒體的,看到單位的電話,我也以為他到單位去告狀了,我當時在想虎毒不食子,父親真的是要毀我嗎?所以我躲起來了,覺得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好累,我不能接受父親這樣偏激行為的事實。但是過去這兩天我反思了一下,父親就只有我一個兒子,他可能是在氣頭上說一些不利于我的話,但還是愛我的(注:廖某的姐姐說,前天晚上廖某給父親打了電話,一是表示道歉,同時也是報告平安)。至于對媒體和單位的躲避,我有責任,畢竟總是要面對。
在這里,我想對媒體說的是,我父親在對我怨恨最大的時候說過的話,并不百分百是真實的,你知道人在說氣話的時候,肯定摻雜了個人感情在里面,因此我認為媒體報道應該再調查清楚后才發表。
記者:可是記者找你去求證的時候,你只回應了幾句話就關門不理人了?
廖某:我當天的狀態確實不對,你說我本來一早要上班去參加培訓,結果出了這樣的事情,父親走了,還有9個月大的小孩在家要照顧,所有安排都變了,而且我認為這是家里事,不應該和媒體說。
記者:那記者報道的事實中,比如扯破衣服、咬破肩膀等你承認嗎?
廖某:有拉扯是肯定的,但是咬傷這個情況比較復雜,我不想說。
網民痛打落水狗不是在幫我父親
記者:絕大多數的網絡評論都是在譴責你,這幾天有看嗎?
廖某:我一直在關注事情的變化,我必須說,我父親不管有多生氣,情況多窘迫,我相信他也不想把這個家拆散。網民的圍觀心態,痛打落水狗并不是在幫我父親。我相信你們媒體也應該有自己的道德準則,報道新聞出發點應該是良好的愿望,是以挽救人而不是毀滅人為目的,不是以拆散別人家庭為目的。我這個人即使有80%的壞的方面,肯定也有20%好的一面。人人都要踩死我,我認為媒體和網民都是不善良的。
我和我父親的所有問題是父子之間的問題,沒有原則性沖突,沒有敵我矛盾。我也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但也不是一個完人,你可以從我的同事同學那里了解到,過去30年我是一個比較真實的人,和老師同學同事相處都不錯。
記者:這也是很多人的疑問,對父母姐姐,和對同學同事,為什么似乎看到兩個不同的你?
廖某:期望不一樣,我舉個例子你可能就明白了:我想吃個糖父母不給,我可能就會哭;但是我想找同事要個東西,對方不給我也不會有什么別的行為。
記者:可以理解成,因為父母寵你愛你,可以更肆無忌憚一點嗎?
廖某:我覺得很多人都應該是這樣,你在你父母面前和在外人面前,是不是也是兩種行為呢?作為兒子,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
我希望年輕人以我為教材
記者:現在是正面對待的時候,你為什么還不露面,只愿意電話聯系?
廖某:我現在想找個地方睡覺,太辛苦了,過去這幾天我是社會的反面教材,我打人確實有道德問題,但是這個社會有太多人存在道德問題,小悅悅事件足夠證明。因此對于犯錯的人,批評教育譴責同時,希望能不能多一份寬容,寬容才能最終解決問題。我以前傷了父親的心,而媒體的報道是想把我這棵樹挖斷,這肯定不是父親的目的。如果父親原諒了我,這個社會能不能原諒我呢?我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父母培養我這樣一個大學生不容易,網友如果把我們這個家庭非要整得支離破碎,是不是也有道德問題呢?希望大家多一點善良之心,寬容也是對我父親的慰藉。
記者:如果認識到錯誤,你打算向社會公開嗎,包括向父親當面道歉?
廖某:給我一點時間,我肯定會站出來的,但是我需要一點時間,希望你們不要對我窮追猛打。我和我的父母都是事件的引起者,也是受害者,我們身在其中。我希望在我站出來之前,所有的網民也好媒體也好,不要因為我的錯誤去懲罰我的家人。這個事件的嚴重后果已經超出我們的預計,我愿意承擔所有后果,我承擔的代價也已經夠高,請不要再圍觀我家里的其他人,把他們挖出來也沒什么意義。
記者:你現在計劃怎么做?
廖某:睡覺,思考,我希望年輕人以我為教材。深圳確實是一個壓力很大的城市,工作節奏、生活成本、人際關系,社會應該更加關注這個城市里的人的生存。在這里我缺少朋友和壓力的傾訴對象,如果我是在老家工作生活,可能就不會與父母發生這樣的沖突。
廖某言論摘錄
如果父親原諒了我,這個社會能不能原諒我呢?我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父母培養我這樣一個大學生不容易,網友如果把我們這個家庭非要整得支離破碎,是不是也有道德問題呢?希望大家多一點善良之心,寬容也是對我父親的慰藉。
給我一點時間,我肯定會站出來的,但是我需要一點時間,希望你們不要對我窮追猛打。我希望在我站出來之前,所有的網民也好媒體也好,不要因為我的錯誤去懲罰我的家人。這個事件的嚴重后果已經超出我們的預計,我愿意承擔所有后果。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40151.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