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0-23 10:34?出處 溫州網
溫州網訊 溫州朔門街是商業街還是歷史文化古街,以年輕人休閑為主還是民間老手藝匯集,亦或新老并存,位于溫州鹿城區五馬街道打繩巷社區的溫州朔門街應該有明確定位。
“我在這開店3年了,卻一直拿不到營業執照,不是不去辦而是辦不了。”對于在溫州朔門街上經營甌陶制作的鄧師傅而言,生意冷清時時讓他產生放棄的念頭,而長時間得不到“正式名分”更讓他漸失信心。
鄧師傅說,過去曾有相關部門到溫州朔門街挨家挨戶檢查執照,這事一鬧,就感覺朔門街“變味”了,成了“山寨貨”,而這背后,責任不僅僅在于店鋪經營者。
1、管理有難度,需要政策支持
朔門街位于溫州鹿城區五馬街道打繩巷社區,社區居委會主任鄭少敏明白朔門街當前的問題,但在管理上,社區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鄭少敏說,當前只能處理鄰里關系,配合街道宣傳消防安全等知識,對于裝修、收費、開店審核等事情根本管不了。
記者在前文中已經提到,2007年,溫州鹿城區朔門文化古街建設管理辦公室管理著朔門街的事宜,現在,溫州朔門街的日常管理由五馬街道進行。而對于鹿城區朔門文化古街建設管理辦公室的去向,則說法不一,有說管理人員被撤回,還有說辦公室被火燒了就關閉了,反正目前該辦公室并沒有正常運行。
巧合的是,一方面是管理辦公室的去向不明,另一方面,最初對朔門街店面開展統收統租、貼息運作的一家公司如今也不存在了。也許這正說明了,最初提出打造朔門古街的時候,政府確實有過相關政策引導,但后來因為很多復雜原因,現在的朔門街幾乎在“政策上脫管”,店鋪入駐等經營問題基本已由市場決定,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朔門街的走向逐漸背離歷史文化古街的最初定位。
溫州朔門街上的房子由民房和公房構成,而民房又分居住用房和非居住用房。溫州市工商局鹿城分局鼓樓所有關負責人說,只要出示的房屋產權證明店鋪為非居住用房便可辦理營業執照,朔門街大部分店鋪是有營業執照的。像鄧師傅這樣不能辦理營業執照的,原因可能比較復雜。如果是居住用房的話,審批就比較難;而如果是公房的話,則需要經過房管部門同意改變用房屬性,變成非居住用房才能辦理營業執照。該負責人還說,朔門街的“更新換代”比較快,轉讓店鋪也是常事,經常會看到注銷與申請同時進行的場面,一邊是把原有營業執照注銷,一邊就立即重新申請一個。目前,朔門街有營業執照的有70多戶,無經營執照的共33戶,其中公房不能申報有20戶。
“街道對于朔門街的管理當前著重在于消防安全上,因為朔門街老房是木結構而且連成一片,消防基礎差。”街道相關負責人說,“街道接下來會嘗試對朔門街店鋪的裝修和風格進行統一,保證整條街的品質,但是像居住用房改非居住用房、工商批證等問題,最終還是需要政策支持、多部門協調才行,不是街道能夠解決的。”
2、朔門街應該有一個明確定位
除了街道日常管理之外,對于朔門街當前情況,有關方面有何建議?
鹿城區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負責人說,目前市里正在部署“五個街區”的打造方案,朔門街也在其中,借此機會,也許能一改朔門街目前的現狀。
溫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吳東說,朔門街是居民住宅與商業一體化,作為歷史街區,它本身的定位還沒有做好,文化氛圍不濃,開的店鋪也跟其古街的定位不相吻合。
“希望朔門街的定位得到進一步明確。”街道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稱,是商業街還是歷史文化古街,店鋪以年輕人休閑為主,還是民間老手藝匯集,亦或新老并存等,朔門街都應該有一個具體的明確定位。此外,該負責人還提到,寬度約2米,快步走幾分鐘就能到盡頭的朔門街,其商鋪資源本來就有限,在現如今上百家店鋪的基礎上,再開發的可能已經很小。既然如此,相關部門會像當初開發朔門街那樣,開發附近包括打繩巷、七楓巷等老街巷嗎?
今年,溫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開展“六城聯創”的重大部署,其中就包括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提升,提到要加大對歷史文化街區(名村)整治保護力度,加大對文物遺址的保護、修繕和開發利用。朔門街接下來如何發展,怎么發展,是時候“推一把”了。
3、看看“最成都”的寬窄巷
一條古街的保護開發,必然先有一個合適的定位和核心內涵。以成都的寬窄巷為例,作為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2003年,成都市寬窄巷歷史文化片區主體改造工程開始實施,該區域在保護老成都原建筑的基礎上,形成以旅游、休閑為主,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濃郁巴蜀文化氛圍的復合型文化商業街,并最終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廳”內涵的“天府少城”。作為成都市委市政府重點工程和成都市文化旅游“名片項目”,寬窄巷現已成為國內古街道、古建筑保護開發的一個典型案例。
走進寬窄巷,濃郁的成都味可謂撲面而來。在巷子內,變臉、滾燈、京劇、木偶變臉等曲藝表演匯聚一堂。然而,再深入到巷子里,卻發現“最成都”的味道里已經融入了眾多現代元素。巷內一處叫作“胡里”的院落,是成都有名的人氣夜店,風雅的院落文化和激越的夜場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在寬窄巷里,傳統成都生活得到集中體現和延續,成為“成都生活標本”。然而,從酒吧到夜店,現代文明無疑又為“最成都”注入了全新的元素。在這里不僅能看到虬須冉冉的老翁樹下品茶,也能和裝扮時髦的年輕人一起合影。
是什么讓寬窄巷同時獲得年輕人和老人的認可,中西文化在此成功融合呢?
一直以來,寬窄巷都在尋求歷史文化保護街區與現代商業成功結合的經營模式,以“成都生活精神”為線索,在保護老成都建筑風貌的基礎上,形成匯聚街面民俗生活體驗、公益博覽、高檔餐飲、宅院酒店、娛樂休閑等業態的“院落式情景消費街區”和“成都城市懷舊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
寬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間文化:原住民、龍堂客棧、精美的門頭、梧桐樹、街檐下的老茶館……構成了寬巷子獨一無二的吸引元素和成都語匯,這里代表了老成都的“閑生活”;窄巷子的特點則是老成都的慢生活;井巷子形成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場、小型特色零售、輕便餐飲、創意時尚為主題的時尚動感娛樂區,代表成都人的“新生活”。這些一起構成了寬窄巷。
目前,成都市已成立專業運營管理公司,在國內外推介寬窄巷。
怎么用好市場調節和政府引導“兩只手”,將溫州朔門街真正保護開發好,成為“最溫州”,從寬窄巷的例子中也許能得到一些啟示。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3536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倪曲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