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8-05 12:35?出處 溫州日報
在烈日下辛勤工作的勞動者,是否拿到了本該屬于他們的高溫補貼?連日來,溫州市氣溫節節高升,炎炎夏日"烤"驗著那些在高溫下持續工作的人們,也考驗著用工者的良心。
7月8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聯合發布《關于調整企業職工夏季防暑降溫清涼飲料費標準的通知》,適當提高企業職工夏季清涼飲料費的發放標準:高溫作業工人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溫作業工人每人每月160元;一般工作人員每人每月130元。發放時間為4個月(6月、7月、8月、9月),開支列入企業成本費用。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溫州市有些勞動者并沒有拿到這個補貼,部分勞動者拿到的高溫補貼都遠低于這個標準。
現場采訪
多數人不知高溫補貼
昨天下午,溫州市區溫迪路的人行道正在翻修,工人們在露天下頂著烈日勞作。在旁邊臨時搭建的休息棚內,一位滿頭大汗、皮膚黝黑的師傅告訴記者,自己和十幾個工友一般是下午一兩點就要開工,每天要露天高溫作業十來個小時,再熱的時候也沒有休息過。聽到記者口中的"高溫補貼",他搖搖頭露出了迷茫的表情,旁邊的工人們也表示從來就沒聽說,也沒有拿過。"像我這樣的項目短工,能按時拿到工資就不錯了,根本沒想過拿高溫補貼費。"
張先生是溫州市區下呂浦某小區的保安,他的職責就是負責監管小區車輛進出。記者看到,因為保安亭在露天下又沒有空調,亭內悶熱得像個蒸籠,兩位保安雖然面朝著風扇吹,汗水還是如注地掛下來。對于"高溫補貼",他們表示前幾年都有發放,從6月到10月每個月有額外的50元,是不算在工資里另外發的,不過今年的補貼他們還沒有收到,具體會有多少也不清楚。
在溫州市區公園路口,記者碰到了正在打掃街道的環衛工人夏阿姨。烈日當頭下,她頭蓋毛巾,身披長衫。"以前每到夏天街道會連續發3個月的冷飲費,遇到閏年就發4個月,每個月是60元。"她說,雖然數目不多,但對她而言每個月能多拿60元已經很滿意了。今年的高溫費還沒發,對省里的新標準她也是一無所知。
在溫州市區天天餐廳、東池便當等快餐店,在烈日下送餐已經成了外賣小工的家常便飯。天天餐廳的外賣員表示,他們一般要從中午11時一直送到下午2時,中午送餐高峰期基本上他得來回送上四五十趟,高溫補貼每月在100元到200元不等。東池便當的外賣員也表示,由于送餐時間正值太陽最猛的中午,他們夏季每個月有拿到200元的高溫補貼。
部門說法
高溫補貼必須在工資以外額外支付
近段時間以來,勞動監察部門每天都接到不少企業員工反映無法享受或僅能部分享受企業高溫補貼的投訴。
溫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工資處副處長楊世杰介紹,勞動者每年夏季都有防暑降溫清涼飲料補貼,溫州市發放高溫補貼由來已久,按照原先2007年出臺的補貼標準已經執行了三年。此次是在2007年基礎上的一次調整,溫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將于近期把《通知》作轉發,督促相關企業按新的標準發放補貼。另外,高溫補貼不得列入工資,必須在工資以外額外支付。如果在發放高溫補貼同時克扣了工資,該行為屬于侵害職工的合法利益。楊世杰表示,高溫補貼是職工的一種福利待遇,用人單位應從職工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出發,按時發放高溫補貼。
溫州市總工會提醒,用人單位也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不得因縮短工作時間而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由于高溫作業導致的中暑屬于工傷。"市總工會經濟工作部部長張良龍稱,近期總工會到高溫作業的建筑工地開展高溫慰問活動,明確要求施工單位避開中午高溫時間室外作業,確保職工的健康和安全。對患有高溫禁忌癥的職工應及時調離高溫作業崗位,最大限度減少高溫中暑造成的職業危害。市勞動保障局工傷生育保險處負責人表示,一線職工在高溫下工作中暑算工傷,中暑治療期間用人單位須支付工資及補貼。已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醫療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醫療費用應由企業承擔。
有關部門表示,如果遇到高溫補貼沒有發放等情況,溫州市職工可向勞動監察機構或總工會投訴,投訴電話:溫州市勞動保障局12333,市總工會12351。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33343.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見習記者 陳葉綠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