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3-25 13:31?出處 網絡
3月22日消息,谷歌表示其已關閉在中國大陸須經審查的網絡搜索服務,并將用戶轉接至設在香港的未審查版“谷歌搜索”、“谷歌新聞”和“谷歌圖片”等服務。目前國內用戶登錄http://www.google.com 和http://g.cn會自動轉換到http://www.google.com.hk。
2006年,谷歌推出中文站點Google.cn,由李開復掌舵運營。2009年李開復辭職建立新公司,他的繼任者是劉允。谷歌在中國雇傭了數百名銷售人員和工程師,設立了北京、上海和廣州3個辦事處。最新的分析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規模達69.5億元,其中百度和谷歌中國兩家市場份額之和超96.3%,基本壟斷中國搜索引擎市場,其中百度占據了63.1%的市場營收份額,谷歌中國占33.2%。
百度被黑,損失之大難于估計,但這爆炸新聞竟出現驚人的廣告效益。一天內Google關鍵上升最快的詞被“baidu”占據。網民對百度的關注太多了,Google也造點新聞出來搶搶鏡頭吧。
頻受黑客攻擊
谷歌表示,去年12月中旬,公司辨識出“來自中國”、針對其企業系統的“技術高度復雜、有目的性的攻擊”,在此次攻擊中,谷歌公司的知識產權遭到竊取。同時谷歌已經發現證據證明有人企圖侵入其Gmail郵件系統,但僅成功進入兩個賬戶。公司還發現證據表明,另有“至少”20家金融、媒體以及其它領域的公司也受到類似攻擊。一位與谷歌關系密切的人士表示,谷歌公司沒有證據證明這些網絡攻擊得到了官方的批準。然而,另一位了解谷歌公司思維模式的人士稱,如果不是相信這些攻擊得到了官方的支持,谷歌是不會采取如此極端的舉措的。
中國網絡審查制度
中國推行過濾和屏蔽部分網站的政策,一直是頻頻導致中美兩國,以及中國與谷歌和雅虎(Yahoo)等科技公司關系緊張的導火索之一。谷歌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德拉門德在公司網志(blog)上發表聲明稱:鑒于類似網絡襲擊及其中所揭示的監視問題,再加上過去一年中國對于網絡言論自由的進一步限制措施,使我們決定應該重新審視中國業務的可行性。
谷歌公司面對全球迅猛增長的政府網絡審查制度,特別是在亞洲和中東地區,越來越感受到這一制度對其在線廣告驅動的商業盈利模式的威脅,希望政府官員更多考慮從經濟角度考慮問題,而不僅是關注政治和任期。美國的人權激進分子對谷歌反對網絡審查制度的行動表示歡迎,他們曾苛刻地批評谷歌去年同意中國政府對其在中國的網站進行審查。
逃避數字圖書館侵權責任
從2004年開始對圖書進行大規模數字化以來,在過去5年,570位中國著作權人的17922部作品在權利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谷歌數字圖書館掃描上網。根據谷歌公司2009年底提供的初步清單,谷歌數字圖書館共涉及中國圖書8萬余種,其中涉及約2600名中國作協會員的約8000種圖書。此種行為必然受到有關方面的指責,從2009年11月18日開始,有關方面就與其進行了交涉,可是其遲遲不理,一拖再拖,即使實在拖不過去了,也只是很有分寸的道歉,閉口不談賠償要害問題,而此次退出之說,暗含逃避被指侵權責任。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orld/13832.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