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8-12 19:34?出處 溫州網–溫州日報
為了推進違拆工作的深入,溫州市委市政府采取點評的督查方式推進拆違工作不斷深入。點出亮點增動力,評出不足添干勁。昨天,市委市政府創新拆違督查方式召開“違必拆、六先拆”工作點評會,首次對街道拆違工作進行集中點評。副省長、市委書記陳德榮在會以上著重強調,抓環境就要抓發展、抓民生。各地各部門一定要把拆違作為事關溫州轉型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首要任務,作為優化發展環境、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來抓,咬定目標不放松、進位爭先下實功,進一步加大力度、創新方法、完善機制、營造氛圍,努力抓好拆違各項工作,確保年內基本完成“六先拆”任務、三年內基本實現“違必拆”,努力促進溫州轉型發展。
以往采取實地督查的方式,現在創新采取點評的督查方式,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營造比學趕超氛圍,使拆違工作不斷深入。昨天下午,陳德榮和市領導趙一德、曹國旗、徐宇寧、葛益平、陳宏峰、章方璋、高育廳等,與各地各部門及市區20多個街道的負責人圍坐在一起,對繡山、梧田、瑤溪、五馬、水心等5個街道的拆違工作進行點評,并認真聽取各地各有關部門工作匯報。
比一比、學一學、評一評,這次點評會大家進行了互動。亮出成績,共賞違拆后的新面貌,電視專題片逐一呈現5個街道拆違工作的亮點;針對猶存的違建亂象,會議分析問題,并提出有效解決方法,要求抓實見效;表態度,一一表明下一步工作信心與決心, 5個街道負責人鄭重承諾,字句鏗鏘的表態激發各街道奮勇爭先的工作干勁。
在點評后,陳德榮首先向與會者選讀新加坡《聯合早報》前日刊出的一篇關于溫州的文章,透視當前溫州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
“不少外地人發現溫州人除了會賺錢,也充滿仗義和血性”、“富人雖多,溫州城市市容卻相當令人失望……對于富裕了很久的城市來說,應該沒有理由不給自己的門面打點得更精致一些……溫州商人在全世界打拼賺錢,包括先進城市,回到家里卻沒想過可以更‘先進’一點嗎?但這是政府的責任。”
這篇文章,讓與會者感到心寒。“這就是溫州城市留給外人、留給全世界的形象。溫州人固然向外界展示了心靈美的一面,但溫州的外觀形象實在令人不敢恭維。”陳德榮說道,只有做到心靈美與外觀美、形象美的有機統一,才能在世人面前樹立起形象。
“區域之間的競爭是城市的競爭,是城市平臺集聚要素能力的競爭,是城市品牌和形象的競爭。沒有優美的環境就不會有高端要素的集聚,就不會有長遠發展和良好的民生。”陳德榮說,轉型升級是溫州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溫州發展必須由依靠規模擴張轉到依靠創新財富驅動上來,從以制造業為主升級到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結構上來,這就需要打造良好的城市環境和平臺以集聚各類高端要素。從這個層面看,拆違絕不是“洗把臉”的問題,也不只是消除視覺污染問題,而是一個事關發展和民生的重大問題。
“違法建筑是為了一己之私、損害公共利益,就是城市的瘡疤,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環境問題。”陳德榮充分肯定前階段工作后指出,當前市區拆違仍存在總量不夠大、進展不平衡、個別干部精神有所懈怠等問題。各地各部門和廣大干部必須要堅定思想,下足決心,緊緊抓住拆違這項中心工作不放松,做到心中有定力、全身有干勁,再添措施、再加力度,加倍努力推進拆違工作。
陳德榮強調,要因地制宜、由點及線到面推進“兩無兩化”工作,積極開展無違法建筑、無未批實體圍墻“兩無”街道創建活動,全力做好潔化、綠化“兩化”工作,在中心城區街道實現轄區內“兩無”目標。要把拆違與“村房兩改”結合起來,實行拆改結合、以改促拆、以拆促改,以農房集聚改造、城中村城邊村改造為切入點加快推進拆違,并啟動城市住宅“平加坡”改造試點,促進城市轉型發展。要進一步完善落實十大拆違工作機制,特別是要深化十大違建遴選、申報、審核、公示、清理、驗收機制以及黨員干部零違建報告制度、“十抄告”制度等重點機制,以典型拆違帶動面上自覺拆違,以黨員干部拆違帶動全民拆違,以長效制度建設促進拆違工作見效。要把拆違與今冬明春綠化、戶外廣告清理等當前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全力做好高溫綠化養護,加大戶外廣告清理力度,加快沿河沿路“兩拆兩綠”,推進城市環境綠化美化優化,不斷提升城市品位。他強調,要通過點評制度,激進、策后,自覺形成良好的習慣,對照先進學經驗,形成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不斷推動拆違工作向縱深推進。
市委副書記、市長趙一德指出,拆違工作事關溫州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事關溫州長遠發展和民生福祉。各地各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站在全局的高度,進一步振奮精神、深化認識,注重方法、創新機制、有效引導、強化保障,做到依法拆違、自覺拆違、公平拆違、和諧拆違,自覺、主動、深入地推進拆違各項工作,進一步改善發展環境、提升城市形象,還有老百姓的生活品質。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38767.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鄭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