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8-20 16:26?出處 溫州網–溫州都市報
一個"驚天動地"的噴嚏過后,會發生什么?溫州市區男子鄧先生昨天就發現自己的左側肩關節脫位了。醫生和兩名壯漢一起合力,花了20多分鐘才將他的肩關節復位。
一個噴嚏致肩關節脫位
鄧先生家住溫州市區新城,今年31歲,人長得比較胖。昨天中午11時左右,鄧先生坐在臥室里的一張小木凳上,雙手放在床上。他說,當時他在想著生意上的事情,有點入神。一個很響的噴嚏過后,鄧先生感覺天昏地暗,眼淚、鼻涕都出來了,隨后發現左側肩關節疼痛,左手抬不起來。聽到鄧先生發出的疼痛叫聲,正在衛生間里洗刷的其妻黃女士馬上跑到臥室,查看情況。
"左側肩關節可能脫位了!"任憑黃女士如何用力,都無法將鄧先生肩關節復位。于是,鄧先生趕到附近的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療。經過拍片和詢問,醫院的骨科醫生確認鄧先生的左側肩關節脫位。為了讓鄧先生的肩關節復位,醫生叫來了兩名壯漢幫忙,經過20多分鐘的努力,終于將鄧先生的肩關節復位。
姿勢不正打出離奇噴嚏
在鄧先生夫妻看來,僅僅是打噴嚏就導致肩關節脫位,這也太離奇了。鄧先生說,他患有鼻炎,有洗冷水澡的習慣,加上可能是在空調房間里時間呆久了,最近一段時間他經常打噴嚏。
溫州醫學院附一院呼吸科醫生表示,打噴嚏是一種鼻黏膜或鼻咽部受到刺激引起的一種防御性呼吸反射。打噴嚏可以排出上呼吸道中的異物或過多的分泌物,保護呼吸道。
一個噴嚏怎么會打出如此嚴重的后果?據溫州市區幾大醫院介紹,打噴嚏最容易導致下頜關節脫位,甚至會導致一些骨質疏松的老年人出現骨折,但類似鄧先生打噴嚏導致肩關節脫位的情況,實屬罕見。
溫州醫學院附二院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宇說,肩關節是全身活動度最大、最不穩定的關節,其周圍軟組織的狀態是維持其穩定的主要因素。像鄧先生這種特殊體位下突然發生爆發式噴嚏,造成肩關節周圍肌肉劇烈收縮、失衡,出現了肩關節脫位。
張宇建議,肩關節習慣性脫位或關節松弛的人群,要是出現打噴嚏前兆時,最好是將雙上肢靠緊胸部,避免出現肩關節脫位。
記者 吳祖堅
延伸閱讀
噴嚏后果千奇百怪
一名35歲的女教師帶兒子爬山拍照時,貓著腰打了個大噴嚏,結果右眼一下就模糊了,到醫院一看是視網膜脫落。
一名60多歲的杭州大伯連續打了3個噴嚏,第三個還特別響。接著,他就捂著嘴巴搖搖頭,左手僵在半空,翻白眼。家人趕緊把他送到醫院,一查,原來是腦里一條小血管上有個動脈瘤破了,引起腦出血。
一名69歲的老太太,過年與大家吃水果聊天時,打了個噴嚏,結果腰椎骨折,在病床上躺了一個半月。
一名病人打噴嚏很響,將肺炸破。
此外,一些駕駛員在開車時,因打噴嚏導致車禍發生的事故,也屢見不鮮。
打噴嚏要注意"三要領"
英國耳鼻喉科專家馬哈茂德巴哈說,一個噴嚏的一般氣流速度,學術界最常見的說法有兩種,每小時150公里和每小時100公里,他認為150公里的說法更合理些。
150公里/小時,也就是41.7米/秒,幾乎接近臺風"莫拉克"中心最大風力42米/秒。
有文章調侃說:這股強大的力量如果沒有宣泄渠道的話,便會直接向上沖去,導致頸部或顱腔內的血管發生爆裂,這很容易引起死亡。
如果你不想自己的鼻腔承受這么大壓力,就別看太陽,據統計,有18%~35%的人在突然見到強光時會打噴嚏。
打噴嚏是一種無意識反應,因此一個噴嚏一旦開始了,就絕不可能半途打住。
這時,就要注意打噴嚏的"要領":
一要注意調整姿勢。身體虛弱者和老年人在出現一些打噴嚏的先兆癥狀時,如鼻子一下子變得發酸、發癢等,應盡量改坐為站,改躺為坐。
二要注意調整力量。人為地使頭頸部肌肉或腰部肌肉處于收縮狀態,促使機體產生一種抵抗力,對抗打噴嚏時產生的沖擊力。
三要注意快速抑制。如果出現連續打噴嚏時,用雙手食指壓迫雙鼻翼外的機械壓迫法,可迅速抑制噴嚏。同時,可用棉簽蘸一點風油精,迅速插入鼻腔并旋轉一周,也能夠有效地抑制噴嚏。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33667.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