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8-16 11:36?出處 溫州網–溫州都市報
溫州小學生生日宴會辦在鮑翅館,一次吃了一萬多元,前些日子,兒子參加了同學辦的豪華生日宴,回來后問我,他自己的生日宴應該怎么辦,而且連續問了好幾次,我擔心豪華生日宴給他帶來了不良影響……"近日,溫州市區一位學生家長金女士打來電話,反映了她所遇到的困惑。
金女士稱,兒子小杰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暑假期間參加了同班同學舉辦的生日宴會,就一直念叨著。那個生日宴會上的菜肴有鮑魚、魚翅、黃魚等,豐盛程度不亞于婚慶酒宴。后來,金女士跟其他家長打聽得知,宴會的開銷超過一萬元,這相當于自己三個多月的工資。小杰班里有十幾個同學都比較要好,輪到誰過生日的時候就由誰來請客,所以他一年要參加許多個生日宴會。金女士說,自己不想給兒子辦宴會,但又擔心兒子傷心或者影響了他和同學的關系。
無獨有偶,小學一年級男生的媽媽夏女士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兒子樹樹在不久前也參加了一個開銷過萬的生日宴會。夏女士回憶,當天,宴會在樹樹同學家的別墅內舉行,還專門請了主持人和卡通人物演員助興。不僅小壽星得到了生日禮物,其他到場的每個孩子也都獲得一份禮品。夏女士認為,這樣的豪華生日宴會如果不斷出現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就會給孩子形成一種錯覺,以為生日就應該舉辦這樣的聚會。另外,還有家長爆料,在鹿城區一所中學就讀初中的學生彬彬今年生日宴會的舉辦地點選在了高爾夫球場,而這個宴會的開銷亦不言而喻。
從溫州市幾家禮儀公司了解到,但凡孩子生日宴會由禮儀公司布置的,開銷至少數千元。"大城小愛"禮儀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一般宴會現場布置包括背景、迎賓區、指示牌、拱門等費用大約需要三四千元,而如果增加主持人、攝影、攝像等還需要增加兩三千元。"歐城"禮儀公司的工作人員也稱,一場中檔的生日宴會現場各種布置大約需要五六千元,如果要額外邀請演員的則需要另外計費。盡管價格不菲,仍不斷有家長預訂,禮儀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現在不只是孩子周歲宴、十周歲宴會請禮儀公司服務,有些家庭在孩子三周歲、六周歲、十二周歲也都會辦比較隆重的宴會。
"豪華生日宴,并不一定是孩子們的需求,更多的是他們的家長因為家庭富裕而給孩子舉辦的。"學生小致的媽媽認為,當前一些經濟條件好的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對于孩子的愛往往通過一些張揚而奢華的方式來表達,甚至為博孩子一笑而一擲萬金,給孩子辦生日宴大辦特辦,但是他們忽略了這樣的排場給自己和他人的孩子帶來的影響。
生日時應得到怎樣的教育?
【調查】
中小學生:77%每年過生日,34%花費超500元
針對兩位家長的困惑,我們就我市中小學生過生日的情況展開了調查,調查對象為我市20余所中小學的100名學生。其中,初高中組50人,小學組50人。此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96份,統計結果顯示,每年都過生日的學生有74人,約占77%;偶爾有過生日的學生為19人,約占20%;不過生日的僅3人。
根據調查,中小學生過生日的主要形式有三種:與同學或好朋友一起慶祝;與家人一起慶祝;跟同學過集體生日。而跟同學或好朋友一起慶祝的項目主要有去餐廳或酒店吃飯以及去KTV唱歌。在他們的心中,認為跟同學好友一起慶祝更有意義的42人,比認為跟家人一起過生日更有意義的人數多1人,還有10余名學生支持跟同學一起過集體生日。
學生們過生日的形式基本上是大同小異,來自家長的反饋信息也證明了這一點。建設小學四年級學生小葉的家長稱,孩子過生日的項目就是請同學吃肯德基、自助餐或是看電影;外國語學校初一學生小洋的媽媽說,現在都流行聚餐后K歌。
辦各種各樣的聚會,開銷自然少不了。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每次慶生的開銷在100元到500元的人數最多,占47%;開銷低于100元的占19%,開銷在500元到1000元之間的占20%;開銷在1000元到5000元的有11人,占11%;超過5000元的有3人,占3%。
辦宴會需要開銷,參加宴會也同樣需要支出。溫州中學高一學生小海的媽媽稱,女兒幾乎每周回家都要準備同學的生日禮物,一年下來開銷也不少。接受調查的學生們反映,他們最喜歡送給同學的生日禮物是裝飾品、書及蛋糕。六成的學生每年在送同學生日禮物上的開銷低于100元;有四分之一的學生送禮開銷在100到500元之間,送禮支出在500到1000元的有6人;超過1000元的有5人(包括超過3000元的2人)。
【觀點】
教師對學生過生日不該冷眼旁觀
家長及老師對孩子過生日持怎樣的態度呢?學生反饋顯示,81%的家長支持孩子過生日,17%的家長既不支持也不反對,反對孩子慶祝的為2%。
學生們反映,老師支持他們過生日的占40%,不反對不支持他們自己辦聚會慶祝的占52%,反對的占8%。由此可見,家長和教師對于孩子該不該辦生日宴會的態度是有所不同的,絕大多數的家長是支持孩子的,而半數以上的教師是持中立觀點的。
"在學生過生日辦宴會這個問題上,教師的態度不該是中立的,而應該有導向意識。"溫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鄭信軍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是學校班隊課上的重要教育內容之一,中小學班主任或其他老師應該能夠準備一套如何教育孩子過生日的方案,如果學校不開展這樣的常規教育,老師也不管,只是冷眼旁觀,學生沒有形成過健康有意義的生日的思想觀念,那么即使社會上有個別家長在呼吁也只能是隔靴搔癢。
教師們是否有對學生開展過有關于生日的教育呢?47%的受調查學生反映,老師并沒有開展關于生日的教育,這個數字基本上與52%的教師持中立觀點相吻合。另外約五成的學生表示,老師有開展過與生日有關的教育,教育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展開:首先是過生日要節儉,其次是要懂得孝敬父母,第三是不要因為慶祝活動耽誤了學習,總體上說教味比較濃。
【探索】如果一個班的每個學生都辦宴會,那么幾乎每周都有宴會活動,這樣會產生許多開銷,還會占用學生大量寶貴的時間,給班級學風帶來不良影響。
溫州市第三中學政教處副主任鄭上忠曾嘗試每年兩次在自己所帶的班開展學生集體生日派對,上半年定在5月4日,下半年定在12月9日。在主題班隊會上,同學們自己主持,抽簽表演節目并分送禮物,禮物由每個同學自行準備,每份禮物價格不超過20元。鄭老師發現,這樣的活動既能防止學生在辦聚會、送禮物等方面出現攀比之風,又能提升班級的凝聚力,使同學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
由于"教育=說教"現象的存在,面對要不要借生日的契機引入生命教育,44%的學生表示無所謂;15%的學生不希望得到教育,理由是平時,老師和家長的說教已經太多了;而41%的學生希望能夠得到關于生命意義方面的教育。從這個數據來看至少有四成的學生是有這方面的需求,但又不希望只是說教的形式。
"的確,現在的學生需要過更有意義的生日,在生日時應該受到高層次的生命意義教育。"溫州中學副校長吳君宏說,現在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生命教育,我市還準備出版教育學生珍愛生命的系列叢書,如果能將學生過生日與生命教育相結合,將是德育教育中一項頗有必要的補充。
針對當前一些獨生子女在溝通能力相對較弱、在遇到挫折后甚至產生輕生念頭等現象,吳君宏提出,中小學不僅應該開展生命教育,而且在學生小學、初中、高中等不同階段應采取遞進式的教育,適時開展生命起源教育、性別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訓練等方面的指導。老師應循序漸進地告知學生,生命是怎么來的,活著是為什么,應該怎樣活著,并且教育學生懂得珍愛生命,學會尊重生命個體的差異,并努力提升生存能力和生命價值。
"學生一起歡慶生日也可以過得很有內涵。"溫州市第十七中學教師張東方,就嘗試著給一些弱勢的孩子過生日,讓同學們將愛傳遞給他們。張老師在平時工作中非常注重了解每個學生的生活狀況,對于一些與家長或者同學溝通不暢的學生會特別關注,在他們生日時,還會為他們慶祝,而每次慶祝都會針對弱勢學生遇到的問題展開。有一次,一個學生因與媽媽鬧矛盾而郁悶,張老師就讓孩子的媽媽寫了信,在生日當天轉交給這名學生,結果他感動得流下了熱淚。張老師發現借過生日之機,打開學生心結更容易。
溫三中教師鄭曉莉表示,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不一定要說很多,只需要給學生們營造一些他們喜聞樂見的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交流、感悟,這樣效果會更好。高三畢業生孔令建和同學們一致認為,辦慶祝宴會時,不一定非要由壽星來請客,可以大家AA來分擔,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宴會攀比風的形成。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33592.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