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5-10 14:33?出處 鳳凰網
這是一場無人預料的"剝奪"還是厘清混亂的產業調整,或是二者兼具?
2009年9月,戴北平與溫州當地及杭州主要律師事務所聯合成立溫州煤老板維權團體,試圖通過法律維護溫州人在山西煤改中的權益。
戴是溫州市律師協會副會長、浙江越人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他堅信,自己在做的將是一筆毫無懸念的業務大單。因為在2009年開展的山西煤改中,民間煤業資本陸續退出市場。而山西的民間煤業資本以浙江為主,尤其是以浙江溫州為主。
"基本上只能拿回50%,這還是明的損失,暗的損失不好說。"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向記者表示,山西煤改使得在山西的溫州煤老板投資損失過半。
但半年多來,山西煤改給戴北平一種近乎失望錯覺:"至今為止,沒有一個煤老板找過我們律師團,我們律師只是一頭熱"。
溫州煤老板徐德佳(化名)或許代表了煤老板的擔憂,"司法是最后的底牌,槍打出頭鳥,現在還可以再等等看",徐在山西寧武有一座年產15萬噸的煤礦。
強令退出
2009年4月15日,山西省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有關問題的通知》(晉政發[2009]10號文,下稱10號文),將礦井數量控制目標由1500座下調到1000座,并將礦井年產規模由30萬噸調高到90萬噸。
隨著10號文的出臺,溫商在晉的煤礦投資也宣告結束。
"基本都退出了。"周德文表示,溫商在山西的投資的煤礦基本都被兼并,"一般都是拿錢走人,只有一家留了下來,還有極少數通過掛靠當地國有煤企留了下來"。
對于溫商而言,能留下來是最好的選擇,如若不行,只能拿錢走人。在周德文看來,沒有溫商愿意把煤礦作價入股給當地國有煤企,因為"溫商只能獲得(當地國有煤企)百分之零點幾的股份,而且當地國有煤礦的運營效益非常低,搞不好就等于白送"。
溫商在晉的煤礦投資總量亦無法統計,據山西溫州商會提供的數據,至2007年,山西省60%的中小煤礦被江浙"炒煤團"承包,投資額高達500多億,而他們控制的煤礦年產量,占到山西省的1/5。周德文估計,溫商在山西的投資不下500億。
"到底總投資有多大,損失有多大,我覺得無法統計,太散了。"徐德佳在山西省寧武縣有一個煤礦,"當地有約70個煤礦,大部分都不是本地的,其中至少20多個是溫商的"。
徐德佳于2008年6月,聯合其他兩人買下一個年產15萬噸的煤礦,"買礦花1個多億,后來又進行一系列改造,總共大概1.5億元"。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wenzhou/1492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