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6-19 00:40?出處
首輪與澳大利亞的較量中,厄齊爾憑借其出眾的個人技術與傳球能力成為了德國隊大捷的重要功臣,而今天,在伊莉莎白港刺眼的陽光下,厄齊爾的靈性仿佛也在酷熱的陽光中被蒸發(fā),直到第70分鐘被馬林替換下場,除了為波多爾斯基送出的一次長傳球,厄齊爾始終沒有為隊友創(chuàng)造出絕殺的機會。
|
平心而論,德國隊大部分時間內(nèi)少打一人的情況下,厄齊爾的表現(xiàn)并不算很差,但他也的確未能達到賽前人們對他的期待。上半場第3分鐘,厄齊爾充滿靈氣的挑傳便為赫迪拉創(chuàng)造出了射門的機會,可惜后者將球打高。第57分鐘,又是厄齊爾在中場附近為左路高速插入禁區(qū)的波多爾斯基送出精彩的長傳,可惜后者的單刀球偏出。遺憾的是,上述情景并不常見,送給波爾蒂的長傳成為厄齊爾在場上的唯一亮點,更多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陷入對手重圍中的厄齊爾。
也許是吸取澳大利亞的教訓,厄齊爾受到了群狼戰(zhàn)術的重點照顧:每次拿球,總會有不止一個塞爾維亞球員出現(xiàn)在他的身旁。在對手的貼身逼搶下,厄齊爾甚至連轉(zhuǎn)身都困難,更不用說擺脫或是傳球。翻看賽后的技術統(tǒng)計,厄齊爾的數(shù)據(jù)令人尷尬:傳中5次,0次成功;過人4次,0次成功;威脅球的次數(shù)同樣為0。如此糟糕的成功率,厄齊爾的表現(xiàn)確與幾天前與澳大利亞比賽中那個在前場呼風喚雨的靈童判若兩人。
本場比賽第12分鐘的一個鏡頭成為了德國進攻核心今天糟糕處境的寫照,厄齊爾在中路連過兩人殺入禁區(qū)后,甚至連抬頭的機會都沒有,便被補防的塞爾維亞后衛(wèi)斷掉。傳球難以奏效,試圖親身沖鋒陷陣的他也陷于困境,身體上的劣勢限制了他的發(fā)揮,第13分鐘,接隊友直傳的厄齊爾在蘇博蒂奇的貼身沖撞下,完全沒有機會控制好球。
到了克洛澤兩張黃牌離場之后,厄齊爾的處境便更加尷尬。勒夫并未因主力中鋒的離場而做出戰(zhàn)術調(diào)整,被迫頂在最前面的厄齊爾甚至連傳球的目標都沒有了,我們只能看到身材瘦弱的厄齊爾一次次在高大的塞爾維亞后衛(wèi)的緊逼下做出回傳,這大大限制了他的發(fā)揮。到了下半場,厄齊爾只有在退回到中圈附近的時候,才能夠從容的拿球,他送給波多爾斯基的那次長傳便是一例。
眾所周知,犀利的直塞球與中路的過人是厄齊爾的長項,這就必須要給厄齊爾面向?qū)Ψ角蜷T拿球的機會。本場比賽,厄齊爾既沒有空間施展自己的過人技巧,下半場頂在最前面的他更是連送直傳球的目標都沒有。也許厄齊爾早些回撤到中圈附近拿球才是破解群狼困局的辦法,可惜被迫頂在鋒線上的他并沒有太多這樣的機會。如此尷尬的處境,厄齊爾的低迷表現(xiàn)便也不足為奇了。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tiyu/23399.html,轉(zhuǎn)載必須保留網(wǎng)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