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8-17 21:12?出處 綜合
臺灣名嘴收到榨菜
臺灣名嘴收到榨菜:臺灣財經節目中黃世聰奇葩言論,稱“大陸人最近吃不起榨菜”,并且不認識字,把“涪陵”讀作“培陵”,黃世聰已收到了大陸寄去的榨菜,黃世聰被當成傻子還很高興。
他表示要“多多了解中國大陸的風俗民情”,其實這根本不是風俗民情的事情,而是井底之蛙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大。
中國臺灣網等多家媒體刊發評論表示,黃世聰所講的“大陸人現在吃不起榨菜”,昧于事實、唱衰大陸,沒有多少臺灣人會把他的這個謊言當真。同時,“榨菜事件”的荒謬,也折射出思維邏輯與思維習慣的僵化,不講基本的政治邏輯與市場邏輯。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8月16日晚間,黃世聰在自己的臉書(Facebook)上表示:“榨菜我收到了,謝謝,今天東森電視臺通知我,有兩大包給我的榨菜寄到了,想到如此貴重的禮物到手,心情無限激動。而且在這段時間,身旁所有好友、主持人、來賓都很想吃涪(音福)陵榨菜。因此除了準備回家好好享受的份額外,我也把榨菜分送給各位好友。除了希望大家別像我一樣念錯字外,也希望大家能借由吃榨菜,多多了解中國大陸的風俗民情。”
黃世聰最后還表示:“感謝寄來榨菜的朋友,以及所有網友對我的指教,給我上了一課,感謝大家!”
此前,8月7日,黃世聰在政論節目談論所謂的“中國大陸內部問題”時聲稱,“大陸人吃泡面一定要配榨菜,但最近一段時間他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
黃世聰甚至表示:“大陸內部問題非常嚴重,有一只股票叫涪陵榨菜,業績好的時候,表示大陸一般中下階層過著不錯的日子,因為吃泡面配榨菜,但涪陵榨菜最近股價大跌、業績大壞,因為他們連榨菜都吃不起。”此外,黃世聰在節目中還將涪陵的“涪”字念成了“培”。
此言一出,立刻引發了海峽兩岸網友和輿論的“群嘲”。
中國臺灣網就此刊發評論表示:臺灣的資訊很發達,加之常年有一二百萬臺灣人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知道大陸人“吃得起”榨菜的臺灣民眾大有人在,黃世聰所講的“大陸人現在吃不起榨菜”,昧于事實、唱衰大陸,恐怕沒有多少臺灣人會把他的這個謊言當真,他的這一謊言也騙不了絕大多數臺灣人。
而擁有30萬粉絲的“烏江涪凌榨菜”官方微博隨后發表公開信稱,“為感謝您對榨菜文化普及、漢語言文化的推廣,大陸網友也以獨特的方式,讓您霸屏熱搜、登上頭條,這也是中華傳統的禮尚往來。PS:榨菜已經安排寄送至臺北。關鍵是我們吃得起,也能讓《關鍵時刻》人人吃得上。再次對您為中國千年榨菜文化的普及、漢語言文化的推廣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據中國臺灣網報道稱,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15日發表了一篇來自北京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葉駿的評論文章稱,這類事件不是第一次發生。大陸網友細數類似五大事件,其中就包括2011年的“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等。“榨菜事件”與“茶葉蛋事件”,看似只是政論節目上的一句口誤,背后折射出的卻是在兩岸關系背后輿論環境的連鎖呼應,有值得反思之處。
文章指出,“榨菜事件”的荒謬,不僅在于“吃不起榨菜”這句判斷本身,還在于所謂的“專家”開口就將涪陵榨菜的“涪”字念作了“陪”,涪陵作為三峽重鎮,知名度并不算低,這是不專業、不負責的體現之一。這背后反映出的,不是某一個“專家”的專業素養問題,從“茶葉蛋”到“榨菜”,折射出的是思維邏輯與思維習慣的僵化,仍然帶有有色眼鏡看大陸,不講基本的政治邏輯與市場邏輯,而套入既有的印象之中。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73086.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