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6-12 11:11?出處 未知
曹操高陵秘密今日揭曉
直播,離開背后的技術支撐,是不可能完成的。這場“戰役”,就是《中國記憶——612中國文化遺產日》大型直播節目,從6月9日到今天,現場的緊張激烈程度,絲毫不亞于曹操的“官渡大戰”。今日9時,北緯36°14’43”、東經114°16’5.82”,這個精確的坐標上,在您家的熒屏前,8臺攝像機將一場直播“戰役”呈現在您的眼前。
□東方今報特派記者 王會杰 張波 梁新慧 張英 李長需 奚春山
8號機要下到七八米深的墓坑中,跟隨主持人和考古專家的講解,為觀眾解答1號墓“鐵劍”和“線手套”的秘密。
2號墓有 6個機位。“曹操墓”揭秘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從墓道搖向墓道口的展臺,這是由1號機完成的,1號機設在墓道口東北角,是8臺攝像機中唯一一臺搖臂攝像機。它在高空自由地閃轉騰挪,讓鏡頭更具有縱深感,曹操墓的神秘感,墓道的蒼涼感,都靠它來展現。
2號機正對展臺,屆時,這次直播的主持人張騰岳和陳琨,幾位專為觀眾揭秘曹操墓的考古專家,都會出現在2號機的鏡頭里。
墓道口東北角,有一個神秘的方形坑,考古人員在坑里發現了很多釘子,這些釘子到底是做什么用的?3號機會追隨主持人和考古隊長對話,告訴觀眾答案。
6號機的攝像師劉祥山很辛苦,他要一直待在陰冷潮濕的2號墓中,把持好一個固定機位,這臺攝像機設置在前室的西北角,架在攝像架上,對準鏡頭前的一堆“原土”(尚未發掘的土地),說是“原土”,其實上面堆了好多形狀不一的石塊,石塊下是濕漉漉的泥土。今天,這堆“原土”就要在鏡頭前發掘。
1號墓是個土坑墓,且遠比2號墓小得多,太多的機位顯然騰挪不開。7號機架在1號墓的正上方,對準墓坑和墓道,以俯拍的角度表現1號墓的全景。
4號機和5號機擔負的是 “游擊隊”的任務,兩名攝像師席慶罡和羅丁元,需要跟隨兩位主持人和幾位考古專家,在2號墓里轉悠,專家的手指到哪里,鏡頭必須“如影隨形”跟到哪里,做到“眼到手到,手到鏡頭到”。
●導播車
導播車上設有8個訊道,顧名思義,訊道即為信號傳輸之途徑,8個訊道直播
時能同時顯示8個機位拍攝的畫面,這是河南電視臺目前最先進的導播車,價值上千萬元。導播車聯系著畫面、聲音、收錄、傳出、發電、通信等各個環節,所有關于曹操墓的信息都會經過第一時間的消化加工,傳輸給觀眾。
●衛星信號車
導播車先把加工的內容發送給衛星信號車,衛星信號車再把信號通過亞洲五號衛星傳送給央視。
北京演播室是此次直播的總調控,央視主持人張越、陳志峰在那里主持,嘉賓王立群、劉慶柱在那里做客,安陽的直播內容和北京演播室之間直播過程中需9次大的切換。
最后的播出內容由央視傳出,除了河南衛視和央視十套,此次曹操高陵考古發掘還將在韓國、臺灣、香港、加拿大等地直播,不過因為語言翻譯的原因,他們的信號會比河南衛視和央視十套稍晚些。
說明:直播組從安陽消防調用了一輛登高車,車的曲臂可以直接伸到30米高空,相當于10層樓的高度。9號機就被架在登高臺上,鏡頭對準曹操高陵,居高臨下,環顧蒼穹,曹操墓的大景全然呈現。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shehui/18404.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