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9-11 21:08?出處 中青在線-青年參考
今年3月,北海艦隊進行遠洋拉練,最遠直抵馬六甲海域。(中國軍網圖片)
[法]比埃爾·安多納德羅麥:中國經濟以讓世界吃驚的速度發展,其實不過是回到它一直占據的、只是在19世紀時丟失的世界第一的位置上。
當專家為某一國家的國民收入統計辯論不休時,麥迪森卻重建了從公元1年至今的世界經濟發展的軌跡。這個自嘲為數據狂的人不僅為我們打造了數據基礎,還為我們提供了一把更好地理解亞洲經濟發展的鑰匙。
關于中國經濟的文章每天都鋪天蓋地,以至于外國的各大報紙是不是應當考慮把它們的經濟編輯部搬到亞洲去辦,這樣它們的記者就更貼近世界經濟核反應中心。因為亞洲是發生大事件的地方,是實現增長速度、決定德國出口地位排名、給法國工業40強帶來利潤的地方。亞洲也是造成美國巨大貿易赤字和世界貨幣嚴重失衡的地方,更是傳言迭起的地方。
其實亞洲已成為西方既害怕但又幻想的主體。中國的崛起具有長期震懾力,即使用長篇文章也寫不完中國的成就,然而這都是新近的成功。中國出口總額世界排名第一,工業產值排名世界第二,是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儲蓄率世界第一,世界十大市值金融股中國占了4個。
中國在日本之后崛起。假如中國與日本相加,以購買力計算的經濟實力等同于美國或歐盟。如果再加上印度,亞洲就肯定成為世界經濟的第一大力量。這將會深深刺激西方的驕傲,西方人一直堅信西方文明是優越的,西方的經濟制度有效性是不可超越的。
19世紀是歐洲的,20世紀是美洲的,21世紀毫無疑問將是亞洲的,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亞洲回到它一直占據的、不過是在19世紀時丟失的世界第一的位置上。
英國經濟學家安古斯·麥迪森曾預測世界經濟排序的大變動。他在《960~2030年中國經濟的成就》一書里寫道,亞洲重新領先雖是漫長的歷史過程,然而卻是簡單的回歸。麥迪森長期任職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他的研究結論讓歐美氣得咬牙,但卻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中廣受歡迎。
麥迪森說,追溯經濟統計有記載的遠久歷史,除了短暫的兩個世紀以外,亞洲一直都是世界經濟第一強大的地區,中國一直都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公元1000年時,亞洲國民經濟總產值占全世界的70%,1500年時占65%,1820年時占59%。只是后來因為亞洲不僅失去了工業革命的機會,而且還閉關自守,排名才開始下降,中國才落后。1820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還占世界的29%,1880年下降到14%,1950年則跌到少于5%。
亞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開始重新起步,慢慢地由日本領頭,接著近30年來越來越快地由中國帶動。所以與其說中國終于覺醒,不如說中國是睡醒了。中國展現了兩百年“禁食”后對經濟高速發展的饑渴。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news/jingji/34244.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