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12 00:10?來源 溫州視線
溫州人游楠溪江,不會把九漈石門臺稱為楠溪江石門臺,因為本地人習慣稱楠溪江不包括小楠溪流域的風景區,分為楠溪江景區和大若巖景區,只有外地旅游網站把大若巖說成楠溪江景區。
所謂的楠溪江石門臺,就是大若巖景區石門臺景點。
九漈石門臺,也叫石門臺,位于陶公洞北約三公里處,因一溪谷有九瀑而出名。九漈瀑不像黃果樹瀑布和鏡泊湖瀑布,以其雄壯宏偉懾人心魂,不象大龍湫百丈瀑那樣飛流直下三千尺而使人目眩。九漈之奇,奇在瀑有九級。九漈不是一瀑九級,而是九條瀑布。九瀑源流,當是一脈,然一瀑一形,一瀑一形,一瀑一景,層次分明,自成首尾。對于觀瀑者來講,象這樣在不到三公里的一條溪澗中,能見到姿態多變、景色各異的九級瀑布,實為世上罕見。
走過四顧茫茫的田野,一排郁郁青青的山巒兀立于眼 前,勺旬的瀑聲隱約可聞。山回路轉,透過前面茂密的林木 綠蔭,一條銀練飛瀉而下,這就是九漈第一瀑了。近前細 看,瀑三米余寬,高約五十米,宛若玉帶垂懸,又似銀白色的 蛟龍在奔騰、跳躍。瀑水沖潭濺浪,潭水很深,碧如翡翠。 站在潭邊,大大小小的鵝卵石遍布水畔,白花花的光溜溜的 惹人喜愛。偶有山風水霧拂面襲來,使人頓生衣袂飄飄、玉 樹臨風之感。沿著山勢踏著石砌的山道拾級而上,繞過一 個山梁,便到了第二漈。只聽水聲旬然,勢如珠落玉盤,水聲相搏,聲如操琴,仿佛是正在彈奏著一首悅耳動聽的“高 山流水”樂曲,二漈寬度有十余米,恰似一匹雪白的續緞平 展于石壩之上,石壩是近幾年因修水庫而修建的。攀到壩 上,前面是一亂綠得發幽的深潭。潭四周,“夾岸高山,皆生 寒樹,負勢競上,爭高直指。”潭邊有小渡輪將游人送至對 岸。人立船頭,環視群山,菇郁的草木,遮天蔽日,仿佛置身 于一個巨大的綠色漏斗之中;低頭看潭,水平如鏡,岸影人 水,毫發不爽,甚是美麗。
辭別小船,沿著山徑溯流而上,三漈從密林間飛流直 下,氣勢恢宏,狀如孔雀開屏,當地人稱之為孔雀展尾瀑。 四漈瀑沖壁而下,飛珠濺玉,恰似仙女散花。三、四兩漈緊 緊相連,雖然落差不大,卻很幽致清雅。潺潺溪流,從澗底 發黃的卵石上緩緩流過,一座小石橋不經意地橫跨其上。 岸邊草密叢深,藤蘿糾纏,山花爛漫。置身于漈旁的涵碧亭 中細細玩味此處風光,看亭上杭州大學教授徐朔方先生所 撰的楹聯:“裂石崩云匯入汪洋方置,攀蘿扣葛行看腳力如 何”。可以想見當年此處的奇險幽峭了。
六漈前的地勢較為平坦,流水濺濺,陰翁蔽日,一路行 來,涼意怡人。翠竹盡處,一堆亂石橫塞溪流,六漈瀑從里 面“鉆”出,為巨石所阻,又斜分兩條,此處有名日“雙龍戲 珠”。時當雨季,六漈瀑水勢湍急,兩條戲龍上下翻飛,不亦 樂乎;而到早季,瀑水則僅余一條,在巖石隙縫間若隱若現,仿佛含羞少女猶抱琵琶半遮面,因此,六滌瀑又得名含羞 瀑。
山路漸行漸深,腳下踩著不規則的巖石壘成的小道,有 時還需跳躍而行,石上布滿青苔,當步步小心。待到七漈瀑 下,氣勢迥異乎前,水高且急,巖雄而峻。瀑布從三十余米 高的巖上沖下,飛花濺玉,旬然裂石。仰望環水山石,左有 一巨巖,如蒼鷹傲然挺立,鷹首欲仰未仰,似垂不垂,仿佛藐 視下界蕓蕓眾生,又如隨時將沖天而起;鷹側一峰略低,極 似左翼聳起,而右翼卻是空空蕩蕩。傳說此鷹原為神鷹,因 觸怒天帝,被射落一翼,罰下天庭,化作石鷹,終年守護在七漈瀑旁。細看這鷹,身殘而益見其威,再看那水,倚鷹而更 顯其勢。
步上幾折石階,于瀑中部高處的巨崖之上筑有一亭一 臺。四周石欄曲折回護,臺為觀景所用,中設石桌石凳,亭 臺懸空突兀于潭水之上。倚欄而望,瀑布便近在咫尺,仿佛 伸手可探,其響錢之聲,叱咤之姿,愈覺壯闊。亭子稱作積 翠亭,站在亭中,瀑布可作側面觀,水霧飄飛,濕人鬢發,霧 氣中的群巒蒼翠欲滴,仔細聆聽,于水聲喧嘩之中不時夾雜 著幾聲婉轉的鳥鳴,雄奇幽峭,相得益彰。正是:“倚柱閑聽鳥語歌聲能悅性,憑欄凝眺水光嵐翠映高亭。”
八、九漈兩瀑也是上下相連。從上往下看,九漈瀑崖口 處一塊巨石,酷似一位挺胸闊步、神氣十足的豹將軍。瀑布 從三十余米高的懸崖上呼嘯而下,轟隆之聲,回響空谷,如 銀柔烈馬,昂首長嘶,震人心弦。而當山風大作時,瀑布則 化為千縷銀絲,萬斛碎玉,四處播散,沽衣欲濕。瀑布左右一分為二,至中間又兩瀑合二為一,瀉人碧潭,潭中水聲旬 然,銀花四濺,浪濤翻滾,從一石洞之中奔騰而出。這個石 洞,高約三米,寬二米,恰如古堡城門,因而得名“石門臺”。 距石門臺五米遠,橫著一道高二米、寬五米的長條石,光潔 如玉,形似門檻,被稱作“金門檻”。從石門臺奔涌而出的潭 水為門檻所阻,水流分作兩股,氣勢不減,如兩條白龍,并駕 齊驅,飛掠而下,又似燕子的剪刀尾巴,這就是八漈了。
坐在潭邊,把雙腳浸在水中,潭水清冽,幽氣襲人,不由 得心曠神怡,陶然忘機?;蛘?,也可以挽起褲管,站在潭口 急流之中,水流波涌,而我自巋然不動,領略那份中流砥柱 的豪邁。甚至,還可以踩著鵝卵石,踏水走到潭邊的巖壁 下,隨便翻一下水下的小石塊,沒準還能發現幾只偷閑的小 蟹呢。
九疊飛漈,一路行來,如欣賞一曲迷人的音樂,那如歌 的行板,悠游的慢板,平靜舒緩的間奏,急促如注的快板,時 疾時徐,引人人勝。幾年之前名作家汪曾棋游覽了九漈石 門臺后,欣然作九漈歌:漈水來天上,依山為九疊。源流一 脈通,風景各異域?;蛉缙ゾ毚?,萬古流日夕?;蚍秩缪?尾,左右各一撤?;蜉p如霧彀,隨風自搖曳?;驗a入深潭, 潭水湛然碧。‘或落石壩上,旬然噴玉屑?;虿貛r隙中,如 云中月。信哉永嘉美,九漈皆奇絕。
石門臺九漈瀑,由一瀑到九瀑,一瀑緊接一瀑,而一瀑 更勝一瀑,各瀑形態迥異,別有情趣,耐人尋味。環視瀑群 周遭,則山青水秀,不乏奇巖怪石,更增瀑群情趣,從而構成 了一個有形、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多端變幻的佳景,令 人嘆為觀止。
編輯: 溫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