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3 13:31?來源 新華社
美國衛星今天撞地
美國衛星今天撞地球
美國人造衛星撞地球,專家說砸中地球人概率很低,那也有可能砸中,既然這顆衛星已經失去控制,那么衛星殘骸砸中哪里根本就無法預測和控制。恐慌也沒有用,要砸中誰,躲也躲不過,那就是概率。
這顆已經報廢的美國“高層大氣研究衛星”重達6噸,因燃料不足而失控墜落,預計23日左右穿越地球大氣層后,總重500公斤的26個殘留碎片將最終落在地球上的某個地方,砸中地球人的概率約為三千二百分之一。
“高層大氣研究衛星”重達6噸,1991年搭乘航天飛機進入軌道,共服役14年,搜集了大量有關大氣中臭氧和其他化學物質的數據。美國航天局通常引導廢棄衛星進入死亡軌道或者墜入海洋,但由于“高層大氣研究衛星”燃料不足,該局已無法對其有效控制。
盡管報廢衛星“砸”向地球尚屬罕見,墜入人類聚集地區的幾率也很低,但如果繼續聽之任之,終有一天,太空可能成為真正的垃圾場,太空垃圾“肇事”可能成為家常便飯,杞人憂天可能變成合情合理的同義詞。
專家已經預言,在未來幾個世紀甚至更長時間里,產生于我們這個時代的太空垃圾將光臨地球或沖撞航天器,而這類事故數量多寡,取決于我們是否從現在開始,認真對待太空垃圾問題。
太空是人類非常寶貴的資源,減少太空碎片,清理太空垃圾,需要各國政治家和科學家不懈努力。希望百年千年之后,子孫后代仰首望天之時,不會因我們這個時代對太空垃圾的不作為而耿耿于懷。(新華社記者 楊駿)
據新華社電 9月以來,失去控制的美國“高層大氣研究衛星”讓人皺起眉頭。這個重約6噸的龐然大物可能在9月23日前后墜至地面,究竟砸在何處目前無法精確預計。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龐之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此次衛星撞地球的麻煩本來可以避免。假使在燃料充足時,將衛星引導到不易墜落的更高軌道,或是操控它墜入南太平洋的航天器“墳場”,就不會有今天對地球的威脅了。
龐之浩說,有關國家應該更加科學地規劃,讓每個航天器都能“聽話”地找到歸宿。
不過,龐之浩說,公眾對于衛星撞地球不用過于擔心。失控衛星對地面的主要威脅來自于體內的“硬骨頭”。
部分衛星的關鍵部件用鈦合金等高強度材料制造,而燃料箱的結構設計一般非常堅固,這些部件在衛星墜入地球大氣層時難以全部燒毀,殘留的碎塊會砸向地面。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碎塊會落到海洋或荒野等無人區。
另外,美國等國家現在已經有能力在碎塊墜地前約2小時較準確地預報墜落地點,因此受威脅地區的人員有時間疏散或躲避。
隨著未來技術的發展,人類也有可能獲得更多手段處理衛星撞地球的麻煩。龐之浩介紹說,有研究者正在嘗試用可降解材料制作航天器,以便它們重返大氣層時可輕易地“化作青煙”。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keji/hangtian/39493.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