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2 10:04?來源 經濟觀察報
(溫州)團購網站虧本血拼,整個5月,“拉手網”、“窩窩團”、“美團網”等(溫州)團購網站龍頭的真假消息在坊間傳得風生水起。拼價格,挖員工,團購網站這種畸形的競爭培育出的市場必定是畸形的, 違背市場規律的野蠻競爭產生副作用就是虧本和資金鏈告急,即使上市解決了資金鏈問題,在市場規范化以前,這種局面的團購網站贏利是不可能。
先是有報道稱,拉手網華東大區全體核心骨干共200余人集體跳槽窩窩團;次日,坊間又有傳言拉手網重慶站60名員工也集體投奔這名新東家。對于“拉手網”來說,占銷售總額1/3的華東大區,這樣一來,難免會因遭受人力上的重創而傷筋動骨。而此后很短的時間之內,微博上又迅速爆出了“美團網華東區總監帶領300名員工集體離職”的消息,而美團網則堅稱自己是“被跳槽”和“被惡搞”。
當然,不管消息是真還是假,這都只是(溫州)團購網站諸多“互挖墻腳”現象的一個縮影。人才恐慌從Groupon計劃進入中國就已經開始了。“團寶網、24券是最早開始投廣告的,大家主要是心里害怕,怕Groupon入華,我們也有這樣的心態,所以很清楚。我們當時就是擔心高朋,所以才融了C輪。”拉手網吳波透露,騰訊與Groupon合資的高朋網尚未啟動之時,便傳出在多家(溫州)團購網站挖角的消息。滿座網、拉手網等(溫州)團購網站中的大多數員工都曾接到獵頭公司打來的電話。
盡管國內5家(溫州)團購網站曾達成口頭協議,反對(溫州)團購網站之間的惡意挖人,但是,(溫州)團購網站實力平均和動蕩發展的特性,仍引發了大規模流動。據業內知情人士透露,Groupon先是想盡一切辦法把人招進來,如以“高薪”、“職權許諾”等方式加以誘惑,在挖角成功打壓競爭對手后,這些曾經立下“汗馬功勞”的下屬受到的不是嘉獎,而是“兔死狗烹”式的解雇通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微博中也間接證實了Groupon這一破壞行業規則的做法。
不僅在人員儲備上,城市站點也出現了此起彼伏,(溫州)團購網站大多規模未穩。前段時間,開心團購在南京、寧波等城市的大規模裁員引發了一陣不小的風波,據開心團購的內部員工透露,裁員風波直接導致了這些城市的站點短期內沒有新單,每天只放幾天前的舊單,甚至徹底從這個城市撤出、閉站點。無獨有偶,在此之前美團網也對三、四線城市的站點進行了縮減,關閉了赤峰、龍巖、玉林、馬鞍山四個城市的分站。
人員的加速流動、站點的頻頻關閉,增加了(溫州)團購網站的消費者和業界的擔心——團購消費靠譜嗎?花出去的銀子能否兌現?“千團大戰”的團購網還能撐多久?
野蠻生長的副作用
無論在人員上還是站點方面,(溫州)團購網站動蕩的根源,與其發展的急功近利甚至飲鴆止渴,不無關系。
是不是過度競爭引發了拔苗助長的現象?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大型(溫州)團購網站的一線銷售人員透露,為了盡快地擴張和占據要點,很多(溫州)團購網站未等時機成熟,便急于在一些小城市上線團購頻道。心急的(溫州)團購網站根本來不及對本地消費進行引導、培育和滲透,更談不上挖掘,使得團購消費模式成了無本之木。再加上三、四線城市的商戶資源和用戶群體并不充裕,在這種急功近利之下,根本難以支撐市場的快速發展。
而此后,野蠻生長又使得惡性競爭加劇,利潤一降再降。(溫州)團購網站的瘋狂跑馬圈地,大多以賠本賺吆喝為代價,甚至達到“每一單都賠錢!”的境地。
在美國,Groupon與商家之間常常可以實現盈利5:5分成,相比之下,在國內,業內公認的水平是1:9,而根據糯米網沈博陽透露的數字,目前國內團購行業利潤甚至更低,“現在10%也已經守不住了。”據另一位(溫州)團購網站內部人士透露,“尤其是(溫州)團購網站在新進某一區域市場時,都在貼錢搶單,網站打出低于商家底價的價格招攬消費者,賣一單賠一單,再加上當地員工的工資及其他運營成本,每個月基本都要賠50萬元左右。”
如果說這種不計成本的倒扣運營,即網站補貼商家虧本銷售的初衷,是培訓市場,那么大把燒錢的市場推廣,則將(溫州)團購網站脆弱的資金鏈命懸一線。
動輒上千人的銷售隊伍,上億元的廣告投入,讓大多數(溫州)團購網站都入不敷出。以拉手網為例來給(溫州)團購網站算本賬,按照其目前4000人的規模計算,其每月的人力運營成本就約為6000萬左右(將工資、工位及其他運營成本平攤給每名員工,按15000元/人計算),而每個月的廣告投放在8000萬元左右,上個月,該網站還邀請葛優作為其形象代言人,費用或在千萬元上下。
在動輒豪擲千金的背后,其贏利能力卻難言強大。4月份,從拉手網公開的數據顯示,其當月的總流水額為1億元。而目前(溫州)團購網站每單普遍的毛利是8%,那么其收入也就僅僅約為800萬。如此粗算,每個月就要“燒”掉1個億左右。雖然,拉手網對外宣稱獲得了1.1億美元融資,但按照如此這般的“燒”錢,則難以為繼。業內人士稱,“很多團購網與拉手網的思路都一樣,都期待盡快上市,解決資金鏈的問題。但如果上不了市,則會捉襟見肘。企業運營艱難的同時,也很可能會對用戶造成影響。”
目前,這一弊端已經在一些區域顯現出來。有消息稱,某大型(溫州)團購網站由于在華東地區關閉了一些城市分站,致使用戶之前購買的團購券全部失效,對用戶造成了大量的損失。除此之外,“3·15”期間,拉手網的“假數門”,美團的“絲襪門”,都是從團購前段就開始對消費者進行欺騙,這也說明團購是個亟待規范的行業。
誰能實現IPO夢想
事實上,在團購模式剛剛引入中國市場之后,人們期待的是在復制的同時,有所本地化的創新。但是,在非理性紛紛創業進入團購模式之后,暴露出的卻是(溫州)團購網站們的急功近利:對成熟商業模式的簡單拷貝;對競爭對手的惡意攻擊,以及不惜一切代價的數據造假。這種造假包括兩方面,即包括面對消費者時,將商品原價標高,以顯示其折扣率的競爭力;同時,對網站的銷售數字也大多注水,以此拉升購買人氣。
(溫州)團購網站目前的競爭態勢,已經幾近“絕斗”與瘋狂。
顯然,急于求成下的管理混亂、資金鏈緊張、惡性競爭以及服務低下,已經成為(溫州)團購網站模式進一步發展的阻礙。沈博陽指出,目前,在團購模式中,擠起了4000余家(溫州)團購網站。一方面,說明了互聯網業尚不成熟的“貿然跟風”和“能淘一筆是一筆”的想法;另一方面,也說明(溫州)團購網站的整合與淘汰風暴尚未來臨。顯然,最終實現IPO的夢想,不會落到大多數(溫州)團購網站的頭上。
本文“”來源:http://www.hangqichache.cn/keji/IT/3751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溫州視線